top of page
water1.jpg

 Landescape Project Hong Kong 0.3 
 大地逃逸藝術計劃 - 香港 0.3 

 Date: October – November 2021 (Date may change due to circumstances) 
日期:2021年10至11月 (日子或因突發情況而改變) 

Location: Tai She Wan Tsuen 

地點:大蛇灣村 

Curatorial Statement 

<Landescape Project Hong Kong 0.3> is the creation of a group of people that has undergone several experiments. We search for cracks in city rifts and turn them into creative spaces. <0.3> takes Hong Kon as its base and lead nine artists to the abandoned sites in the form of a journey. 

策展聲明

《大地逃逸藝術計劃 - 香港 0.3》是源於一群人在數次實驗而生的創作。我們在社會的不穩定下尋找城市的裂縫,成為創作的空間。《0.3》把香港作為基地,以旅程的形式帶領九位藝術家到廢墟蒐集當地資源進行創作。 

策展人的話

策展人余沅榆

​(only Chinese version)

跟據卡爾達肖夫指數(kardashev scale), 人類的文明還在0 型狀態。 Landescape由0.1開始到0.3,每論是參與藝術家與策展人都在進化當中,從一開始一無所有到現在我們帶著信念去創作。《大地逃逸藝術計劃 - 香港 0.3  》把香港作為基地,於2021年10月至12月以旅程的形式帶領九位參展藝術家( 陳俊軒、馮靖嵐、梁曉聆、盧永滔、王昊絢、吳咏詩、譚敏晴、譚煥坤、鄧伯軒) 到廢墟蒐集當地資源進行創作。 
 
過去的 Landescape作品傾重於紀錄。我覺得紀錄一方面是協助藝術家讓作品繼續說話,另一方面卻在削弱藝術品的呈現,因此我一直避免評論作品。直到上年2021年6月發生某報章宣佈停止服務的時候,推動了 0.3的策展:(1) 挑戰存檔 (archive)的作用; (2) 訴說整理文獻(documentation)是必須的事實。報章的聲音一直貢獻歷史存檔一大部分,而存檔本身就是掌握話語權(discourse power)。媒體擁有他人賦予的權力(empowered authority),主導內容的取捨 ,一份報道更是權威性的敘述。就算是一些少數人認同的文化,但當有一定人數的公眾參與其中,這個文化便有一定的權威性。尤其是在網絡去中央化的影響下,所有資料都變得散亂零碎,因此整理文獻是必須。
 
在0.3的策展人導賞,我選擇以重整紀錄的方式,創作一條新的路線開啟觀眾的想像和猜想。我利用作品編織交疊於廢墟的過去口述歷史及文獻。制作出一份報章供人閱讀,帶大家去到未來重寫過去。過程中,我沒有表明各個作品的主體,讓作品融入環境,創造自己在不同時空經歷的敘述, 人們難以分辨資料的真實性。一開始觀眾在「飛機撞山遍地黃金」一事瞭解渡假村的由來後,映入眼簾的便是位於渡假村門口,鄧伯軒 @shawnzytph 的太陽能燈箱裝置《Closed at its open/Open at its closed》。作品吸收日光能量後,晚上才會啟動呈現 “Closed”一字。作品一度被誤以為非功能的,它強烈的時間性諷刺著渡假村成為失落園的宿命,也是挑戰遊人在島上逗留的時間。過往大蛇灣發生多次奪命意外, 甚至乎我們過去的實地考察及創作過程中也遇到不少意外,令我們思考土地是否被詛咒了。譚敏晴 @ching_ching988 @m1he11 在倉庫上在玻璃刻畫了《牌匾》, 內裡無以名狀的文字是譚在想像中當地前人訂下的禁忌 ;是一份警告,也是表達了藝術家對這個地方敬畏的心。在倉庫上往下看我們會看到一棵巨大的榕樹, 據村民口述大伯公會每晚坐在榕樹頭下。吳咏詩 @hitachihondanintendo 在榕樹頭下利用當地的蔓藤植物編織了《Pilow for Your Summer Dreams (Long Dreams)》, 企圖與祖先溝通示好 (編按:吳在實地考察時因受傷早已祭上血液於土地)。吳以理性重整大自然的規則來連結過去,好比哈雷利用定律預言彗星一樣,需要漫長的時間來觀察和等待。當我們走進渡假村的宿舍走廊,便會見到譚煥坤 @vunkwan 的無題(兩艘獨木舟),不知道譚在哪搬來的兩艘獨木舟就像兩條擱淺的鯨魚。他們永遠困在這裏無法到達的目的地,就如同渡假村的狀態一樣,處於彌留之間。 我們往上走穿過蝴蝶翩翩起舞的草叢後,發現了一個乾涸的游泳池,原來以前是作潛水訓練之用,因此充斥着假珊瑚和石像。盧永滔 @ringoing 利用整個環境創作了戲劇性的《To Drown and/or Public Shame a Pig》。盧通過物件的蛛絲馬跡(鐵籠、鐵鍊、舊水箱)供觀眾想像一齣關於親密和羞恥的舞台劇。(編按:盧的創作過程也非常富戲劇性;他模仿倉鼠跑籠來搬運鐵籠)。游泳池旁邊隱藏了一條木梯, 往下走便是王昊絢 @martha_has_dis 進行《Dialectical Monologue 》表演的溪澗。王拾獲人造花重現渡假村擁有人願景中的浪漫烏托邦,她令人窒息顫抖推翻了一切美好的想像;無論如何將回憶縫合在一起,也注定是痛苦的。對於無可挽回的宿命,馮靖嵐 @1212nf 利用建築嘗試扭轉變形和腐爛的連貫性。馮在古廟附近的一個不會被打擾的廢棄建築中創作《動破土》,希望能以水泥和爬藤結合完成這項建築工程。當所有人都集中在廢棄的傷痕時,陳俊軒 @igorcch 發現了完整無缺的空間。陳在棄置餐廳利用完好無缺的雪櫃創作了《乾枯的水族箱》,作品將兩種相反的狀態並置在一起說故事,令我反思什麼才是廢墟的美學。 最後一份作品是我們走時才能看見的,梁曉聆 @lhl_grace 在碼頭旁的海上放置了《嗰度除左遠之外乜都冇(遠方啊除了遙遠一無所有)》, 強調了與現實中人們拋棄/ 離開一個地方時人們精神上的情感,梁最令我共感的一句話是,「當我們在離開一片土地時,才會對那片土地產生最強烈的感情」。
 
後話: 感激是次九位參展藝術家, 每位策展人導賞團參加者, 閱讀完整篇文章的你。 希望各位能以自己的方法繼續紀錄以及整理文獻。

作品存檔 Work Archive

策展人與藝術家 Curator & Artist

過去活動  Past Events

藝術家實地考察  Artists Site Visit

2021.10.23

藝術家地源藝術實踐 Site-Specific Art by Artists

2021.11.13

藝術家網上分享及討論 Artists Online Sharing and Discussion

2021.11.29  2030(HKT)

策展人導賞  Curator Tour

2021.11.22 | 2021.11.29 | 2021.12.04

Supported by 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​
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

bottom of page